查看原文
其他

综艺韩流凶猛,它们凭啥霸屏中国?

文化产业评论:在上世纪90年代,以《蓝色生死恋》、《冬季恋歌》等为代表的韩国电视剧、电影及Rain、李贞贤、HOT等为先锋的韩乐向国内席卷而来,形成了所谓“韩流现象”。对于面积狭小、缺乏历史文化的韩国而言,“韩流现象”恰恰是一次绝佳的发展契机,韩国政府也通过不同程度的政策倾斜,使得“韩流”现象更多更广泛地进军中国文化商品市场。时至今日,“韩流”依旧显著的影响着数量不小的群体,他们依托各种渠道的媒介,追踪着偶像的动态,而韩国综艺节目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。

 

作者:谭琪

来源:DT财经

编辑:孙文杰

 

这些年你苦追的这个那个综艺,其实全都是韩国舶来品乃至山寨品你造么~

 



韩式综艺热,席卷天朝

 

最近这两三年,韩国综艺成为了“韩流”中气势很强的一个“分支”。

 

还记得更早些年,中国的综艺节目大多还是在追捧欧美模式,诸如《美国偶像》、《英国达人秀》、《The Voice》等等。一转眼,欧美富矿挖完后,国内综艺节目制作人又把“挖掘机”开到了近邻韩国。

 

看看下面这幅版图,你会发现,这几年各大卫视拿得出手、叫得出名气的综艺大多其实都是“泡菜”味儿的:

 


举几个你们绝对听过的综艺节目栗子来看:

 

《爸爸去哪儿》是湖南台重金买下的版权,也是国内相对较早获得成功的韩国引入模式节目;

 

《奔跑吧兄弟》则为浙江卫视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,至今仍在高频率的重播;

 

连傲娇的中央台也耐不住寂寞,将韩国的王牌综艺节目《无限挑战》收入了囊中。

 

总体来看这几年的风气就是:不买一两个韩国综艺版权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玩综艺的电视台~

 

韩综的精髓在哪里?

 

韩国综艺节目究竟有何魔力,备受国内电视台和观众的青睐呢?

 

要解答这个问题,你首先得搞懂“明星真人秀”这个东西。

 

2013年,韩国综艺输出还是新鲜期,虽然引进版权的卫视不少,但基本上只有湖南卫视做得比较有声有色,也就是《我是歌手》和《爸爸去哪儿》这两个重磅节目,也是较早引进的“明星真人秀”。

 

而同一年中,东方卫视的《妈妈咪呀》、重庆卫视的《奇迹梦工厂》、湖北卫视的《我的中国星》,还是在延续前几年引进的欧美模式,主要是唱歌、技艺等全民选拔真人秀。

 

但韩国综艺这种让明星个性丰富、竞争模式有趣的真人秀类型,让看厌了选秀的中国观众耳目一新。

 

其实自《情书》以后,韩国就已经逐步形成了这种综艺制作模式。而从近几年引进的韩综节目来看,这类综艺节目内容也已经衍生到了各种场景:从亲子到旅游、从户外竞技到荒野生存、从校园到军营。

 

相比单一的才艺表演、歌唱真人秀,五花八门的类型显然能满足更多不同口味的人群,而《我是歌手》与《爸爸去哪儿》的爆红,也让韩综在中国火得一发不可收拾:

 


从上图可以看出,这四年来真人秀的重头戏还是在歌唱和户外竞技类。亲子这一类本是相当受欢迎的,无奈却被“限童令”终结了星二代霸屏,相亲和旅行真人秀节目倒是有着稳定无风险的市场。

 

而刚引进的校园、军旅类真人秀人气也不低,《我去上学啦》第二季正在上映,《真正男子汉》的第二季也在紧张筹拍中。生存类《我们的法则》第一季完美收官,有着不错的收视成绩和口碑护航,估计第二季也已经上路。

 

除了类型上的创新,韩综值得称道的地方,还在于这些节目制作细节上的精心考量:

 

韩国综艺节目和韩剧一样,也十分重视剧本,也就是真人秀节目的台本。大到节目流程、小到游戏规则,台词噱头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演和计算,论用心程度的话是绝对是不亚于拍电视剧的。

 

韩国综艺的节目模式已经成为了艺人又一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工具,这些艺人也深知,节目不只是消费他们的身体和名气,而是展现自己艺能的机会,大多数艺人只要走进了综艺节目,就会刻意丢掉偶像包袱,展现自己作为爱豆的“真性情”。

 

后期再配上字幕、画面、音效等不同的元素,更是把节目中的幽默气息在电视荧幕上散发得淋漓尽致。

 

有媒体将韩国综艺的核心理念归纳为“团结、合作、温暖的家庭与团队感,以及有趣、搞笑、轻松的节奏氛围”,如此符合普世价值观的综艺定位,也是不得不服……

 

舶来之后,咱再来点“中国式创新”

 

韩国综艺节目的引进,不经意间大幅提升了国内综艺节目的生气。

 

如今国内明星在综艺节目中拼尽全力,而这些节目又成了卫视收视率的重要保证,都是可喜可贺之事,至少说明舶来之物的本土化做得还是不错的。

 

这还不够啊……所以你还看到,在这一波吸收韩综浪潮中,机智的中国人却自创的不少新花样:

 

首先是搞出了一个综艺大电影!

 

本来嘛,综艺节目火热,延续人气趁热打铁无可厚非,但将其拍摄成电影版,为啥被很多人质疑这是“圈钱”?

 

从下图中可以看出,得益于综艺节目人气所带来的粉丝号召力,综艺大电影的整体票房成绩相当了得,比如一部《爸爸去哪儿》的大电影票房已经接近7亿元。

 


然而,如上图,这类综艺大电影上映后口碑惨不忍睹,在豆瓣评分越过6分“及格线”都很难,《奔跑吧!兄弟》得分仅为3.4分。

 

而第二个“中国式创新”,则更加地丧心病狂。

 

那就是某些有意无意地借鉴韩国综艺节目的模式精华,却以原创面目示人。

 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道理很简单,如果要真·原创,这种节目模式能不能获得观众认可?能不能让明星嘉宾接受?能不能收回成本?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让国内各大卫视不看好原创,而某些“拿来主义”反而能迎刃而解……还省了版权费。

 

于是乎,本来各大卫视就在蜂拥购买韩国综艺节目模式,在模式有限的情况下综艺同质化问题已经很严重了,再加之有意无意的借鉴,山寨和正版共存让这个市场更是炸开了锅:

 


比如,东方卫视自制的人气综艺节目《极限挑战》,就曾被韩国MBC电视台炮轰抄袭其王牌节目《无限挑战》,从名字到游戏环节都有复制痕迹。

 

而湖南卫视的《花儿与少年》与买了正版版权《花样姐姐》的东方卫视也是一场恶战,都是姐姐们带着几个少年去欧洲穷游的创意,湖南卫视可是省了真金白银。

 

比这些“创新”更让DT君忧愁的是,从欧美到韩国大举引进了这么些年,国内综艺界学到了什么功夫?良心级原创综艺IP在哪里?

 

说到底,买版权还是借鉴都只是一锤子买卖,拼凑个“大电影”更只是捞钱套路,韩国在创意保护、人才培养、节目制作等方面的经验,你们真舶来了么?

一个很专注的文化产业公众号
精进自己·分享他人
文化+互联网+金融见识·态度·深度

交流/合作
请加微信号:7759813投稿:whcypl@126.com
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

点击下方【阅读原文】

 北京大学 文化产业专业 在职研究生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